
这堂“课”的导火索,是日菲刚刚完成的军事危险绑定。26日,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正式签署《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》(ACSA),协议允许两国军队互相提供燃油、食品补给,甚至共享医疗服务。
表面看是“后勤互助”,实则暗藏更大野心。这份协议标志着日菲防务合作迈入“一体化”实质阶段。今后,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机可直接在菲律宾港口、基地补充燃料、休整待命,相当于把军事触角直接延伸到南海腹地,大幅提升其在该区域的持续行动能力。正如专家直言,这让日菲成为“名副其实的准同盟”,给本就复杂的南海局势埋下安全隐患,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直接威胁。

日菲的危险信号刚发出,解放军的大动静就以“迅雷不及掩耳之势”到来。协议签署仅两天,南部战区海军舰艇编队便在南海某海域毫无预兆地拉响“敌情”警报,一场全程无预案的实战化训练随即展开,用“极限模式”给挑衅者上了生动一课。
训练一开始就直奔“实战”:编队刚抵达预定海域,“敌舰机逼近”的紧急通报突然传来,官兵们没有丝毫准备时间,瞬间切换战斗状态。主炮迅速锁定目标,轰鸣声中,模拟“敌舰”的威胁被精准瓦解;水面危机刚解除,多批“敌机”又从不同空域突袭,各舰立即调整队形,组成协同防空网络,主副炮交替开火,在天空织出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火网,体系作战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展露无遗。

更关键的是,这场训练全程“未知”,没有预设脚本,“敌情”随机导调,特情接连出现。对于官兵来说,这种“压力山大”的训练,恰恰是把“随时能战、敢打必胜”刻进肌肉记忆的关键。从快速响应到多课目衔接,从单舰作战到编队协同,每一个环节都在传递同一个清晰的信号:解放军,早已做好了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万全准备。
日本和菲律宾,妄图通过军事绑定在南海“搞事情”,这显然是打错了算盘。解放军这场实战训练,不仅展现了我们捍卫国家主权的绝对实力,更用“敢越界就打”的强硬姿态,给所有挑衅者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。

南海的和平稳定,从来不是靠拉帮结派的“小圈子”维系,也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以“军事合作”之名破坏。美日菲所谓的“同盟”看似紧密,实则各怀心思,国内政治分歧、利益诉求差异注定让这个“圈子”漏洞百出。而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,如同南海的磐石般坚定,解放军的每一次训练、每一次巡航,都是在守护这片海域的和平与安宁。
这堂发生在南海的“活课”,内容硬核,态度清晰: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、破坏地区稳定的行为,都将遭到坚决反制。挑衅者若执迷不悟,最终只会自食恶果。
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